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2/3页)
嘴利,人小鬼大!老子明明知道那封诏书是假的,可头上顶着个孝字,只得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李昭手成爪状,挠我的腿,咬牙切齿:“还有张致庸那老家伙,竟敢用死来裹挟朕,更可恨的是张素卿,居然当着朝臣的面儿,辱骂朕比不上她那个姘头,气死了气死了,妍妍,你是跟过朕的,你说朕强不强?” “强!跟你了我才知道,原来女人也能很快活!若是不强,咱这仨孩儿怎么来的?” 我像安抚小孩那样,抚着他的头,解开他的冠子,松散开他头发,用食指按摩他的头皮,柔声道:“你要是被气死,可就如了他们的意了。不过说起来,咱也不是输的一败涂地,总算把那庶子流放到了不毛之地,也在朝堂狠狠打了肃王那老东西的脸,我那会儿都瞧见了,肃王缩着脖子,再也不敢倚老卖老,居然在你跟前自称小王。” “哈哈。” 李昭噗嗤一笑:“大伯这辈子强横,在先帝跟前都趾高气昂的,今儿在朕跟前折了腰,也算解气。” “嗯。” 我盘腿坐下,拍了下腿,示意他正面枕在我腿面上。 随后,我轻轻地替他按摩发紧的双肩,还有头皮,让他慢慢地放松下来,柔声问:“饿了没?想不想吃东西?” “不想。” 李昭舒服地呻/吟,笑骂了句:“朕都被气饱了。” “那咱们回家泡个热水澡罢,这几日接连下雨,人都快发霉了。” 我怜爱地抚着他俊美的侧脸。 “你先回吧。” 李昭叹了口气:“朕今晚去瞧瞧璋儿,这孩子如今心里正别扭着。” 第136章 不分彼此 如文案 我陪李昭沐浴后,又一起用了饭。 谁知刚吃了没几口,他就放下碗筷, 说心里还放不下璋儿, 得去瞧瞧。 说罢这话便匆匆离开,走得时候让我今晚别回去了, 就住在勤政殿,过段时间, 他会让人将毓秀宫拾掇出来, 接我入宫。 因着睦儿还在家中, 我担心这小子见不着我, 又会不安地哭闹,于是喝了两碗粥, 准备出宫。 夜幕降临,一弯冷月悬挂在天空,下了一整日的雨, 四处充斥着泥土腥气和一股让人不适的霉腐味儿。 夜晚的皇宫和白天完全不一样,阴森又安静, 寂寂长街除了昏黄的宫灯, 再也没有别的人影, 随行的女卫军们身上穿着软甲, 时不时地与绣春刀碰到, 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让人心烦。 一阵阴风吹来, 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将身上披风裹紧了些。 不知是不是方才吃了太多东西,觉着撑得慌, 便让抬轿辇的人停一停,打算下地走会儿。 这会儿,勤政殿的掌事太监蔡居打着灯笼行在头里,而云雀和秦嬷嬷则一左一右地搀扶着我。秦嬷嬷是今年初伺候我的,五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量,微胖,在宫里待了一辈子,最是谨慎小心。 “走几步,人还能舒服些。” 我摇头笑笑,看向前面恭敬灵巧的蔡居,笑道:“蔡公公待会儿送到玄武门跟前就行了,赶紧回去伺候陛下,他这两日有些上火,公公务必记着,让御膳房多给陛下做些清热发散的吃食,但也切记,别给他端加了冰的饮子或汤茶,仔细伤胃。” 蔡居身子又弯了几分,三角眼眯成了条缝儿,奉承笑道:“满宫里就属娘娘惦记陛下,怪不得您圣宠不衰呢。” 我手背轻抚了下发烫的侧脸,莞尔,轻笑着问:“蔡公公原先在哪处伺候着,来勤政殿几年了?” 因头先出了梁元那事,我总是对勤政殿这些太监宫人不放心,害怕张氏安插下的暗桩未彻底清除,还会谋害李昭。 “奴是十二的时候进的宫。” 蔡居笑道:“那时奴在御膳房里伺候,足足切了十年的菜。后来干爷瞧着奴做了一手好糕点,便把奴提拔到勤政殿的小膳房里,平素里给陛下做些宵夜,再给议政的大臣们煮茶、制些精致点心,过了几年,干爷觉得奴还算老实,就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