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餐饮大王_第二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第2/4页)

边边角角,比如说一些骨头沫子,猪红之类的,都是些意外收货。
  俞青山反复叮嘱,“你多学点,不过要是别人忌讳你别凑上前,杀猪也是一门本事,你能学多少就看你自己了,要是之后都忙不过来,你或许就能顺势留下来。”
  俞满昌明白这个道理。
  就算不行,对方养伤养个三个月半年的,他也能赚一笔了。
  一个月十八块,三个月就有五十四块了,就算每个月抽出五块钱解决口粮问题,那也还是一笔巨款。
  去年他们家那么多的劳力下地挣工分,分到的钱还不到三十块,那是一整年的钱,这个数额在村里还是比较高的了。
  后来爷爷病了,本来爷爷生病应该是他们大房拿钱,却实在囊中羞涩,大部分都是叔叔给的,他们只出了个零头,他爸念叨过好几次。
  现在他也有挣钱的机会了,而且还有微小的可能留在这里,他用上了十二万分的精力。
  早出晚归,勤快的严余珍都在俞向安的面前夸他了,“我听我妹夫说了,你那堂哥很勤快,是个利落人。”
  俞向安笑着应话,“是,我那堂哥是个勤快人。”
  “我听说他还念到了初中是吧,可惜了。”这要是城里户口,也不至于一个临时工的岗位都难寻。
  他做临时工也是有放假的,不过第一个月他都没回去,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才决定回去一趟。
  他一回去,就被熟悉的人围了起来。
  乡亲们都很好奇,“你是不是在县城找到工作了?身上这身衣服就是厂服吧,真精神!”
  “待遇怎么样?能吃饱吗?”
  “那里是怎样的?你们厂里是不是都住楼房?”
  “怎么瞧着你又变高了?是不是吃得好……”
  从进村到回到家,他一路上嘴巴都说干了,虽然他已经说了他是暂时去顶一个受了伤的工人的班,等他好了就要回来,大家依旧很羡慕。
  还有的不停的问他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别的没有,力气大把。
  俞满昌只能苦笑。
  他在那边一个月,切实体会了一把工作岗位的难得,一个萝卜一个坑。
  别说正式工,就是临时工,都是要看情况。
  就像二叔,在城里这么多年了,二婶现在也不是临时工,忙一阵休息一阵。
  他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回来了十三块,他表示他拿了五块钱给二叔,因为叔帮忙补了票,而且这工作还是堂妹介绍的,只能给多不能给少。
  他把十三块钱给了杨慧丽,“我这趟回来要再背一些粮食过去,换一些票,这样就可以在饭堂吃。”
  “还有,妈,这是我发下来的一些票,我是临时工,只有正式员工一半,这个月发了我三两的糖票,都说运气好,平时糖票也不多见,你收好,二姐不是怀孕了吗,这个攒一攒,到时候给她月子喝。”
  拿着十三块,还有这些票,杨慧丽眼眶都红了,儿子这才出去一个月就拿回了这么多钱。
  “你好好干,你也要记着小安帮你做的事儿,做什么要记着她,家里你不用担心,都好着呢。”
  许小娟在旁边一直点头,笑意盈盈。
  这钱没到她手里,倒也正常,她刚嫁过来,她也没有想着要自己拿钱。
  而且这钱是实实在在的,不管是谁拿着,那也是她男人挣的。
  “我做鞋子还过得去,我给堂妹做两双鞋,妈,你知道小安的码数吗?”投桃报李,她别的没有,做鞋子的手艺是被不少人夸过的。
  “我知道,不过现在不知道她脚是不是又长了,做大一点。”杨慧丽对大儿媳妇的懂事很欣慰,“小安她这是随了她妈了,她妈在针线活这方面也不大行,我看过你自己做的鞋,针脚细密,穿着也舒服,你得空了就给她多做两双鞋。”
  俞满屋和俞满生拉着俞满昌不放,之前插不上嘴,现在找着机会就开口了,一连串的,“大哥你跟我们说说,你那厂里是怎么样的?繁华吗?”
  “他们有刁难你吗?”
  “有没有带礼物?”
  俞满昌:“你们一个一个的问,没有礼物,我的钱都在这里了。”
  俞满昌都忘了给家里买东西了。
  杨慧丽,“不要买,家里缺什么我会买,你这钱别乱花,知道没有。”
  家里还有两个小子没成家,要钱的地方多着呢。
  俞满昌:“好,妈,我知道了。”
  俞满屋和俞满生失望的对视了一眼,齐齐叹气。
  俞满昌:“肉联厂我是在帮忙杀猪,那里搭了一个比我们晒谷场差不多大的棚子,现在有一批猪出栏了,大家都忙得很,旁边就是养猪场,养的猪很多,杀猪的时候你们也知道猪的叫声很凄厉,很大声,厂子它不是建在繁华的地方,比较偏僻,不过也不是非常远。”
  杨慧丽:“你在你二叔那里住哪里?”
  “我住了向晏哥的屋子。”
  俞满屋:“大哥,你还没回答我,你的同事会不会刁难你?”
  “不会,带我的人跟小安是相熟的,他对我挺好的,一些该注意的地方都提醒过我。”
  俞满生:“那你有没有遇到那个人,我记得他也是在肉联厂工作。”
  俞满昌知道他说的是谁,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