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他还在输出!_分卷(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24) (第2/3页)

他单手支着下巴,似是回忆道:我昨天去茶楼时听说书先生说了一段,觉得他说得比我亲眼见到的还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怪不得听者甚多。
  怎么就传遍京城了?
  谢昭微微睁大眼,不可置信:外头的人是怎么知道的?
  又不是什么皇家秘闻。
  裴邵南说:冯瑞明在京城中名声极差,他往日欺男霸女、仗势欺人,百姓们对他怨气极大,你这回让他踢到了铁板,大家对此都喜闻乐见。
  见谢昭还皱紧眉头一脸烦忧,裴邵南失笑,安慰他:你不用担心,茶楼里的说书人总不会一直说一个故事的。便是他愿意讲,其他人也要听腻了。等过几日太子和侧妃成婚,大家立马就会把你抛在脑后。
  谢昭一怔:太子要迎娶侧妃了?
  他想到那一日在兰因寺看到的恩爱无比的太子和太子妃,蹙眉:可是太子妃不是怀孕了吗?
  裴邵南叹了口气:你们谢家情种多,不代表全天下的情种也多。
  谢家家风极正,裴邵南到谢昭的祖父和父亲都只娶了一个妻子,不由开口提点谢昭:饶是太子再怎么宠爱太子妃,他的院里也不能只有这么一个女人。
  家里世代为官,裴邵南耳濡目染下对某些东西极为敏感:哪怕太子愿意,也要看圣上愿不愿意,要看太子身后的人愿不愿意。
  毕竟太子身后的人,可是那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徐一辛。
  想起祖父对这人的评价,裴邵南眼中的笑意也淡了淡。
  生在皇家,难免身不由己。
  谢昭想起兰因寺内站在太子身侧面容娇羞的太子妃,也跟着叹息:当初在兰因寺内,太子妃的目光半分不离太子,可见早已情根深种。如今侧妃入府,太子妃恐怕心中要难受了。
  裴邵南倒是觉得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太子妃在嫁给太子的时候就该做好面对今日的准备。
  他转移话题:说到兰因寺,你当初遇险一事,你觉得是谁下的手?
  提到正事,谢昭面色一正。裴邵南与他幼时就相识,祖父也说过这人是个可靠之人,谢昭也并不与他遮遮掩掩:原先我以为下手之人是冲着太子和太子妃去的。马儿受了惊,先不说太子和太子妃的安全,可至少太子妃的腹中子嗣很难保住。
  裴邵南挑眉:那现在你怎么想?
  谢昭定定看着他,我现在倒是觉得,我才是那人的目标。
  他平静地笑了笑,从一开始,他或许就是冲着我来的。
  裴邵南问:你觉得是谁?
  谢昭敛眸,看向院子里的玉兰树。他记得兰因寺里也种着很多玉兰树,素白的花从亭台楼阁里探出半边身子,映着深红的墙面和黑色的瓦片格外好看。
  谢昭笑了笑:得利最大的人当然最可疑。
  太子殿下看起来温和儒雅,对待谢昭也是十分有礼,谢昭本来并没有怀疑他,直到冯德麟被贬谪。
  谢昭事后回想,一切都太巧合了。
  在兰因寺遇到太子夫妻很巧。
  马儿都被喂了药,但太子妃却在回程的时候忽然犯恶心,这也很巧。
  更巧的是,冯瑞明虽然是个没头脑的人,但他在京城中再怎么嚣张也都有个度,怎么突然会做出强占军妇这样的蠢事?
  太多的巧合凑在一起,容不得谢昭不多想。尤其是冯德麟被贬,成王在朝中的最大帮手倒下,太子成为最大受益人。
  如果他想借着谢昭之手除去异党,那他的确成功了。
  只是谢昭有一点想不明白:若是太子想要借刀杀人,何必要在兰因寺那一日对他动了杀心?太子若把他当棋子,便不应该让他遇险才对。
  想到此,谢昭揉了揉眉心,头疼道:还是江南好,没京城这么多破烂事。
  他抬头问裴邵南:关于这事,你怎么想?
  裴邵南笑眯眯:我和阿昭想得一样。
  他往日都谢大人谢大人的叫,此刻却像幼时一样亲昵地喊着阿昭,看样子这么多年过去,我们两个还是很有默契。
  谢昭无语,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谢昭偏过头去,就见秉文拎着食盒兴冲冲地走过来:公子,我做好糕点了,是你最爱吃的云片糕,还热乎着!
  谢昭见此,由衷地对裴邵南说:要论和我的默契,十个你也比不上一个秉文。
  他嫌弃道:至少秉文知道我饿了,特意给我送糕点过来。
  我今日来见阿昭,也不是空手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