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节 (第2/2页)

珠呐!
  不过想想傅老大和傅四老爷小时候感情很好,兄弟俩从来没红过脸,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王叔是无意间碰到傅四老爷的。
  湖广的莲藕和菜薹驰名全国,武昌府宝通禅寺附近长的菜薹更是贡品,尤其是冬日落雪之后的菜薹滋味最为清甜,老百姓想吃也没处买,只供达官贵人享用。其他地方也能种菜薹,但味道就是没有武昌府的好。刚落过雪,傅四老爷押送一船新鲜的莲藕、菜薹到开封府送人,王叔去码头寻人的时候,认出傅家的船泊在那里,大喜过望。
  傅四老爷听王叔说韩氏和云英在饭庄等候,立马亲自赶过来相认,也不去访友了,先接嫂子和侄女回家要紧。
  互相厮见过,说了些傅老大还活着时的事情,痛哭一场,眼看天色不早,傅四老爷擦干眼泪,吩咐左右随从准备出发。
  他脸上仍有泪痕,双眼哭得红肿,但丝毫不减威严。
  他和韩氏说话的时候,随从们屏气凝神,一声也不吭。等他开口吩咐事情时,随从立刻上前听命,极为恭敬。
  云英暗暗道,这个傅四老爷不简单,难怪他能重振傅家。
  韩氏和云英跟着傅家人出了饭庄。
  门口一顶轿子等着。
  饭庄离码头不远,而且坐轿子的都是官太太们,韩氏一个地里刨食的村妇,哪敢上轿子啊?苦辞不受。
  奈何傅四老爷非要坚持,韩氏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轿子。
  头一回坐轿子,韩氏左看看,右瞧瞧,啧啧道:“晃来晃去的,也没那么舒服嘛!”
  云英扯扯韩氏的衣袖,“娘,四叔没说起家里那个大娘子的事。”
  韩氏到处摸来摸去,稀罕这个,稀罕那个,漫不经心道:“你四叔是个好人,他哭成那样,我不好意思问他——管他呢,到了黄州县再说。”
  云英哭笑不得,韩氏没什么心眼,天生不是操心的命。
  到了码头,王叔领着韩氏和云英上船。
  不一会,船上多出两个婆子,傅四老爷担心母女俩没人照顾,派人去朋友家借了两个仆人过来。
  婆子惯会伺候人,只需看一眼,就知道韩氏和云英的尺寸,一个准备香汤,一个去准备衣裳。衣裙现裁肯定来不及,只能去估衣铺挑干净的买几套,估衣铺的衣裳多半是富贵人家嫌过时了不要的,新衣裳也有。
  韩氏沐浴过后,换了身翠蓝棉袄、杏黄绫裙,连路都不会走了,“这么好的衣裳,蹭一下就脏了,怎么舍得往身上穿!”
  她翻出旧袄子套在新衣外面。
  两个婆子脸色变了变,低着头不说话。
  云英也换了身新衣裳,一件月白对襟茧绸袄,蒲桃青竖领夹衣,底下穿鹦哥绿褶裙,满地娇织绣纹,纹样精致,色彩鲜明,婆子甚至还给她准备了一套环佩七事,挂在她裙腰上,梳双螺髻,系银带,打扮得和富贵人家的小娘子一般。
  韩氏差点认不出女儿了。
  婆子拿着两对丁香耳坠子放在云英耳边比了比,笑着道:“姐儿该穿耳洞了。”
  韩氏听了,当即要动手。
  婆子连忙拦着,“娘子莫急,这时节太冷了,来年三月穿耳洞也不迟。”
  韩氏这才罢了。
  待韩氏睡下,云英出了船舱,婆子问她:“姐儿是不是饿了?”
  怎么所有人都觉得她吃不饱?她真的不饿。
  云英指指甲板,道:“我去找四叔说话。”
  韩氏想把她送回傅家,不然不会一听婆子说小姐们都穿耳洞,就立马撸袖子想动手给她穿两个。韩氏怕傅家的姐姐们瞧不起她。
  她想找傅四老爷问清楚,傅家到底准备怎么解决傅老大“娶”了两个妻子的尴尬状况?
  作者有话要说:
  道袍:一种交领开衩的袍服,不是道士穿的,大家把它当成明朝时士庶男子的爆款服饰就成。
  文中服饰大部分参考明朝
  顺便给大家展示一下明朝某个时期男子的时髦衣着:粉红色的袍子,大红色的鞋子——看看古人的时尚。
  ……
  然后说到前世的事,英姐离开崔家,最主要的原因是认识到不管她怎么恪守三从四德,按照母亲的教导当一个贤妻良母,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她爹是个好人,明明知道同情国公爷会连累女眷受苦,还是没有朝皇帝求饶。
  她丈夫明白她有多痛苦,没有出手帮忙,因为帮忙的话会影响他的前途。
  在这种情况下,女眷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死。
  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是真正让英姐毅然出走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丈夫好渣呀我好伤心啊我要离开你啥的(当然绝不会复合)。
  至于英姐那三个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死的,后面会写到。
  ……
  这一世主要是按照英姐自己的意愿生活,不用考虑名声,不用担心嫁不出去什么的,只为她自己而活,特意写一个本土的、没有现代灵魂穿越的女主,想让女主没有负担地活一次。
  然后这是言情小说,所以基调不会沉重,尽量往轻松方面写,依旧会放飞。
  ……
  解释一下女主的心理活动,后面的作话不会这么啰嗦……
  第4章 芝麻团
  天黑了,船舱内亮起一星如豆的灯火。
  随从垂着手,道:“老爷,大房那头闹起来了,陈老太太打了二少爷一巴掌。”
  傅四老爷皱起眉头,冷笑一声,“胡闹!举人老爷也是说打就能打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