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节 (第2/3页)
置物架上的布包裹在身上,擦干净以后,才将中衣穿上,走回西次间。刚泡完汤泉,浑身热气腾腾的,屋里又有火盆,朱翊深也没穿外裳,就坐在暖炕上。 李怀恩去端了杯水来,拿帕子给朱翊深擦汗:“王爷,这大冷天的,您出这么多汗,要不要紧?” 汤泉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像李怀恩这样的下人当然不知其中的玄妙。朱翊深喝了口水,府兵在主屋外面说:“王爷,兰夫人求见。” “说我休息了。”朱翊深淡淡地说道。府兵应是离去。 李怀恩不禁劝道:“今日除夕,兰夫人已经派人来问过几次了,应该就是想跟王爷一起守岁的,不如让她进来……”他没敢说出口的话是,王爷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回来这么多日都没招过兰夫人侍寝。如果不喜欢兰夫人,再纳别个妾就是,千万别把自己给憋坏了。 朱翊深看了李怀恩一眼,李怀恩便不敢说话了。他暗自琢磨,王爷该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这可是关系香火的大事啊。改天王爷心情好的时候,他一定要好好说说这件事。 过了会儿,府兵又跑来禀报:“王爷,兰夫人回去了。但东院的素云姑娘送了一个东西过来,说是沈姑娘给您的……您要不要看看?” 沈若澄居然会主动送东西给他?这倒有点奇怪了。 李怀恩询问地看向朱翊深,以为他多半不会看。可朱翊深轻点了下头,让他出去拿。少顷,李怀恩拿了个食篮进来,放在桌上:“王爷,里面还热着,好像是吃的东西。大概是姑娘亲手做的?” 朱翊深走过去,并不期待地把食盒打开,里面赫然放着一碗汤圆。朱翊深错愕,片刻之后拿勺子舀了舀那些汤圆,形状歪歪扭扭的,有大有小。有的两个黏在一起,还有一个皮煮破了,汤汁流进水里,浮动着肉的香气。 朱翊深皱眉,迟疑地舀起一个放进嘴里,竟然不难吃,还有种熟悉的味道。他又吃了第二个,第三个……很快就把一碗八个汤圆全都吃完了。 李怀恩看着王爷从满脸嫌弃到若有所思,显然这汤圆对了他的胃口。 今日是除夕,厨房挖空心思做出了一桌的山珍海味,但王爷都只吃一两口就命撤下去了。唯独这碗其貌不扬的汤圆,居然让王爷都吃完了?真是太神奇了。 “勉勉强强。”朱翊深看着空碗说道。 …… 若澄坐在暖炕上绣松树的松针,心里七上八下的。素云去了老久,不会是被朱翊深一怒之下扣住了吧?她虽然记得汤圆的做法,可这几年都没有动过手。再加上厨房里剩下的糯米粉也不多了,只能勉强地包了几个下锅。 可等到汤圆送出去以后,她就有点后悔。按照朱翊深的挑剔程度,那碗汤圆肯定入不了他的眼。 万一得罪他,还不如不费这番工夫。 “姑娘,奴婢回来了。”素云提着食篮从外面进来,身后竟然还跟着李怀恩。 “怎么样?王爷吃了吗?”若澄紧张地问道。 李怀恩上前说道:“岂止是吃了,还全部都吃完了!姑娘到底在那汤圆里放了什么?我可从没见过王爷把什么东西全部吃完过。” 若澄摸了摸头,也有点意外,朱翊深竟然全吃了?她记得他吃东西可是相当挑剔的。从前娘娘就跟她说过,王府的大厨换了好几个,都不合他的胃口。所以她开始并没报什么希望,只当是完成对娘娘的许诺。 “我就是用娘娘教的法子做的,但手艺肯定不如娘娘的好。王爷不嫌弃就好了。” 李怀恩笑道:“王爷若是嫌弃,就不会吃完了。对了,这是王爷给你的。”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红封,“王爷说这是给姑娘的压岁钱。当做谢谢你做的汤圆。” 若澄犹豫不敢收,李怀恩塞到她的手里:“压岁钱是吉利,不能拒绝的。这是王爷的一片心意。” 若澄只能道谢,她可是好几年没收过压岁钱了。而且他给她压岁钱,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等到李怀恩走了以后,若澄拿出来一看,眼睛都直了。呵!足足有三百两之多!想不到她的一碗汤圆这么值钱! 第14章 正旦的大朝会,是一年当中的盛事。皇子,亲王以及在京百官,各国使臣在金水桥分班列位,于奉天门外五拜三叩后,进入门内。 锦衣卫负责大驾的卤簿仪仗,教坊司负责礼乐,礼仪司则陈列诸国文书、贺表、贡物,以彰大国气象。这些人已有上千之众,除此之外,奉召来的耆老、人才、学官、儒者还有将官子弟,随班朝参,以观礼仪。其时,奉天殿前列者如席,旌旗华盖如云,场面十分壮观。 等到了时辰,端和帝升座,殿外奏丹陛大乐,所有人跪拜致贺,声势浩荡。 端和帝环视人群,一眼就看到了朱正熙和朱翊深。二人皆着冕服,头顶九旒冕,一为玄衣,一为青衣,形制大体相同。衣织五章,两肩绣龙,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两袖,此外还有蔽膝,大带,玉佩,大绶,手执玉圭。一个芝兰玉树,一个丰神俊朗,皆极为出众。 朱翊深察觉到皇帝的目光,但因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直视。天子冕服,形制与亲王、皇子类似,但规格更高。十二旒冕,八章玄衣,日、月、龙在双肩,星、山在背,以一己之身托起日月山河,承天命,御万民。那种至高无上,将世间一切都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