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节 (第2/3页)
后更是再也不提有这么个儿子。 高力同样对高平不欲多提,只问:“阿爹食馆生意如何?”晓得关心家里营生了,果然是长大了。 “也不赖,日日或多或少总有几文进账,给你娶媳妇儿不成问题!”高洪笑意难掩。 本是随口一提的玩笑话,杨氏就立马接嘴:“高舅哥这话可不地道!哪里就是每日进几文了?这么大座宅子都买下来了,那食馆可不就是金疙瘩嘞!” 苏外婆看看江春,又不好说宅子是外孙女买的,只能干笑两声。江春皱了皱眉,主动问起江老大庄子上的事儿。 到开春刚好种了一年了,江家人勤劳,四季时兴的菜苗瓜果就没停歇过,外加有窦家、高家、胡家并舅舅的食馆直接从他们庄子上进菜,倒是不愁销路,每月里进的银钱就没停过。 上个月,江春做主,凑了他们五百两,并着一大家子积蓄,以“入股”的形式,终于咬咬牙将庄子买下了。 从今往后,这地可就世世代代是江家的了,杨氏一听这个,就笑得分外得意!想那高家有食馆又如何,哪日开不下去就断了来钱了,他们老江家的地……那可是跑不了的,实实在在的雪花银哩! 江春可不管她心内弯弯道道,既得不错眼的瞧着闺女吃食,不让她逮到啥吃啥,又得分心去听高力说话,只觉着忙不过来了。尤其圆姐儿,从早上醒来吃过一回奶,这都半日了只吃过一小碗甘蕉泥,早就饿不住了,不会说“吃”,只一个劲将脑袋往母亲怀里拱。 看出江春的尴尬,元芳就接过闺女,抱着她走院里去,玩了会儿“举高高”,小丫头“咯吱咯吱”笑得欢快。笑过肚子更饿了,趴在她爹肩膀上,见武哥儿两兄弟手中拿了个烤得金黄喷香的包谷棒子在啃,那口水就滴滴答答淌到窦元芳暗紫色的衣裳上。 珍珠在旁看得大气不敢吭。 窦元芳仿似未看到那滩口水似的,嘴里“哦哦”的逗乐了她两句,又哄她:“乖乖,那东西你没牙可吃不了。” 小丫头搂紧了他的脖子,嘴里口水滴答不断,却不哭不闹,只眼巴巴望着舅舅的吃食。片刻后,珍珠照着上午江春的做法,捣了一小碗甘蕉泥来,给她喂下去后,方才搂着她爹脖子心满意足的睡着。 待一家人叙完话,吃过晚食,某个当妈的才想起来自己闺女没“吃饭”呢,刚要唤珍珠抱闺女来,元芳小声说了句:“她已吃过睡着了,晚间家去再喂吧。” 于是,江春的注意力又转到高力身上去,说起明日进宫“面圣”之事,从衣着打扮、答话方式都教他一遍,惹得高力漾着小梨涡笑她:“这当娘了果然不一样!” 事实证明,江春多虑了。 翌日,才用过午食,张胜就来传话:“娘子大喜!咱们力哥儿立了大功了!被娘娘封了忠孝将军!那可是从四品的朝廷命官哩!”不止跑得急,连话也说得又快又急。 江春/心内大喜,她表弟终于出息了! 果然,张胜又说明日高家要办酒,让三亲六戚都上门去吃酒,过几日挑个吉日要给刘氏立衣冠冢。 江春就问:“舅母的坟茔在金江,好好的怎要立衣冠冢了?莫非还要迁坟不成?” 张胜就笑着道:“咱们力哥儿给去了的娘子求了个诰命哩!” “听说是娘娘见他小小年纪就立了这等大功,问他想要甚封赏,估摸着想他这年纪也就是求赐婚尚公主的。哪知力哥儿噗通跪地下,道:‘臣自幼丧母,愧受母亲殷殷恩情却无以为报,唯今有一愿,恳请娘娘予臣母亲刘氏芳娘一份荣光。’说罢就对着娘娘砰砰砰的磕起头来。” 江春欣慰,窦淮娘对这个与大皇子同龄少年的请求,哪有不应的。 果然——“娘娘念他一片纯孝之心,就道:‘你这年纪,本宫本只欲封你个五品将军的,但你纯孝感人,就赐你个从四品罢……至于你母亲,生了你这么个好儿郎,本宫就追封她刘芳娘个正三品的荣光夫人如何?’力哥儿喜得又狠狠磕了几个头!” 江春眼眶就慢慢湿了……她第一次知晓舅母原来叫刘芳娘。 舅母去世已经七年了,众人想起她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苏外婆,提及她的话语也渐渐少了。她就像一片落叶,掉到时间的长河里,流着流着,叶子变成了一个点,一个慢慢的超出视力所及的点,就再也没了……谁也不会再想起这片叶子从哪一株树上落下,那株树叫什么,生在何处。 她从来只听王氏称她“刘氏”,旁人称她“高家先前那婆娘”,“力哥儿他娘”,却从未有人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说出来过,这个女人不是只叫“刘氏”,她有名有姓,她叫刘芳娘! 好在她的儿子,她那同她一般生了梨涡的儿子,给了她这份光明正大有名有姓的机会,给了她一位母亲该有的荣光! 从此,世人皆知,大宋朝史上第一位也将是唯一一位农妇出身的三品荣光夫人名叫刘芳娘! 第149章 毛病 十月的东京城,雪还没落,北风却已开始呼呼的刮,才将出门,一口冷气直往脖子钻……江春不习惯的抖了抖,紧紧身上披风。 门口小厮就道:“这天儿一日日冷了,江大人您防着脚下,这几日泥瓦匠来做活,院里落了不少泥。”语气不乏热切与讨好。 江春只与他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