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吃货在古代的自我修养[种田]_第三十五章 看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看灯 (第2/2页)

比起镇上,要大许多,城里有条小河,沿着小河两边皆是各色小摊,买着一年才有一次的花灯、灯笼、各种奇怪的玩意儿。
  还有不少摆摊卖油锤和乳糖圆子的,趁着佳节,生意异常火爆。
  到县里,岑父先带着两个儿子去了一家饭馆,挑了张靠着街的桌子,点上三四个菜。
  小二拿两扇花鸟山水屏风,放在桌子前后两侧,形成半封闭的空间。
  邻桌还有划拳的,决明好奇地听了一会儿,转眼注意力又被楼下的行人给吸引去了。
  吃过晚饭,天色也黑了,县城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下小楼,融入人群中,父子三人紧紧牵着彼此的手,顺着河边开始逛起来。
  民间扎花灯想象力极为丰富,从乘风而起的仙子,到地里劳作农民的样子,扎的惟妙惟肖。
  还有不少店家扎财神,金元宝,也有扎谷仓的,还有猛虎扑兔,双龙戏珠。
  每年的花样都不一样,朝安看得眼都直了,走到一家卖灯笼的小摊前,朝安扯扯爹爹的袖子,眨眨大眼睛。
  那点小心思全写在脸上了,岑父心软投降,让小儿子去选一个灯。
  决明乐呵呵地看着弟弟挑灯挑花眼,却没想到岑父拍拍他肩膀,说让他也去挑。
  决明站在各色灯笼前烦了难,这灯笼样式全都不一样,猪灯笼憨态可掬,虎灯笼瞪眼呲牙,小兔灯笼雪白可爱。
  决明拿了一盏猴灯。
  他是属猴的。
  另一边,朝安也挑了一个大老虎灯笼,说是看起来嗷嗷的很凶,要比过胡小胖的灯笼。
  岑道年笑眯眯地付了钱,点好蜡烛安在灯笼的底座上,交代两个儿子提灯笼时要小心。
  前面的人群忽然有些骚/动,两个青年急匆匆地,肩膀和决明撞了一下,道一声抱歉,接着往前赶。
  路边的人见有人往那边赶,以为那边肯定有什么趣事,跟着往前走,从众心理导致人们也不关注花灯了,纷纷顺着拥挤的人群往前走。
  被人挤着,岑道年和决明越离越远,决明对着岑父指指前面,又指指一边越好走散碰面的桥。
  岑父知道他的意思,想去凑了热闹再去桥头碰面,于是他点头,紧紧拉着小儿子的胳膊,可不能让朝安也走散。
  怕人多挤坏小猴灯笼,决明先把蜡烛吹灭,高高举着灯笼往前凑。
  等凑近了才知道,原来前面出现了一位“小仙女”。
  决明踮起脚,伸长脖子才看到,一个白衣少女脸上蒙了半边面纱,头上挽着百合髻,穿一身纱衣,站在河边一处石台上,北风一吹,衣袂飘飘,摇摇欲坠,一副随时要乘风而去的模样。
  ——她不嫌冷吗?
  决明心想。
  纱衣可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才穿的,或许她有保暖的手段也不一定……
  “小仙女”耳旁的面纱脱落,白色薄纱随风而起,在人群中引起一片轰动,石台下的青年纷纷伸出手,捕捉着被风托起上下飞舞的面纱。
  还没等面纱落下,石台上的少女缓缓转身,在场人呆了一下。
  决明也呆了一下。
  ——刘冬梅?
  刘冬梅在石台上摇摇欲坠,清丽的脸姿色上乘,看到她的脸,有人选择离开,也有不少想撩撩妹子的青年选择留在原地。
  想着还要去找岑父,决明扭身。
  “岑决明——”刘冬梅喊。
  青年纷纷问“谁是岑决明?”
  决明步伐一顿,皱眉回头看了一眼。
  刘冬梅往这边看来,一副随时要跌倒的样子,掩面对台下人说:“岑决明,都是一个村子的,能不能带我回去,我和家里人走散了。”
  听到这话,决明毅然转身,逆着人群往外挤。
  刘冬梅伸出玉指,施施然指了一个方向,“岑决明,你为什么急着走?”
  顺着小仙女的手,青年很快便发现有个少年正往外走,毫不费力地拦住他,问为什么不帮帮村里的少女。
  尤其是这么漂亮的少女。
  ※※※※※※※※※※※※※※※※※※※※
  开学辣!因为军训+成了军训负责人,本月更新时间待定,会大幅度捉虫修bug,十月恢复正常日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