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请见谅_第534章 倾覆(七十四)结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4章 倾覆(七十四)结束 (第2/2页)

是?不过你也放心,如今外头已经变天,他马上就不是皇帝了。”
  白凤仪一怔,旋即惊叫而起:“什么?!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谋朝篡位!”
  邵滢竖起手指在她面前晃了晃,笑色宛然:“谋朝篡位的是他李彧!这个天下,如今回到它原本的主人手里去了。抢来的东西,终究是要还的!”
  她站起身,裙摆晃动,卷起帕子燃尽后的一点星火,开门离去:“行了,白瑾妃娘娘,您就在这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安度晚年吧!”
  白凤仪的脑中窜出一句话,很久很久以前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其实早已经忘得感干净,如今却毫无预兆的清晰的跳进脑海里。
  行了,椒房殿娘娘,您就在这冷宫里颐养天年吧!
  因果轮回,终不会停歇。
  她从沈灼华手里抢来的,后位、子女、尊荣,全都在她容貌衰败之后从指缝里慢慢流逝,一无所有!
  从前她不信报应,可如今、却不得不信了!
  白凤仪还有太多的疑问没得到答案,看着邵滢离开,挣扎着追上去,然而一早听到动静的宫女站在门口抓住了她:“白娘娘还是安分点的好,若是伤了贵妃,您自个儿死便死了,别连累了咱们这些无辜的奴婢跟您一块儿倒霉!”
  白凤仪想伸手打她,可她的力道哪里抵得过粗使的宫女,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门打开,看着邵滢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你站住!你到底知道什么!你说啊!”
  邵滢含着畅快的笑色影响东方慢慢升起的鱼肚白。
  而她,白凤仪的余生,将在痛苦、怀疑、怨毒中慢慢熬到油尽灯枯。
  至死,离不开这个荒凉的庭院。
  天光露了霞红之时,皇帝便在朝上颁布了立文懿太子之嫡次子李云海为太子的诏书。
  朝臣和宗亲们错愕不已,自然不服这个莫名冒出来的太子遗孤。
  太后出面来证实,太子的遗孤一直养在周家,只是当时皇帝已然登基,未免朝堂发生动荡,这才一直将人收养在周家族人身边。
  有太后的话,隆亲王和慎亲王这两位先帝的亲兄弟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再有废话者,便将他们拉去永定门外,亲眼看着昨夜叛乱的李岩一众身首分离,以作威慑。
  有这十数条性命做筏,新帝得以顺利登基。
  而李彧,退位称太上皇,逼居北郊行宫。
  清晨时分,朝霞的流光拂过天际,缠绵着薄薄的云层,橘红、浅金、薄紫、蔚蓝,相互交织,相互映衬,这样温柔的光,有着无限的力量,轻易便将黑暗破开。铺洒在琉璃瓦上,金红色的光漫漫然浮起,烙在鹿鹤同春的窗棂上。
  新的开始,定如落在浅棕地板上的影子一般,会是美好的!
  陷空阵。
  那是禁术。
  在古老而残破的书上记录着法阵正确启动的方法。
  需要五个人,以鲜活的生命在烈火中献祭。
  最后献祭的,成了本该活在长辈们羽翼下的下一辈。
  蒋陌、邵滢、宁华、慕琰华,还有姜家的暗卫无音。
  他们对已经离去的人有太多的执念、太多的感激、太多的放不下。
  希望,还有机会挽回这一切。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得到救赎。
  而催动法阵的,是身有残缺而无法进入献祭法阵的秦宵。
  在他们的漫长计划里,杀掉了所有该死的人,却也连累了、迁怒了太多无辜的人。
  苏仲垣的那句话说的不错,不是他们亲自动的手,不代表、他们没有罪。
  他们的手,都不干净了。
  他们不是李彧之流,能踏着无辜之人的鲜血达成目的,而无半分愧悔之意。
  既如此,用他们的性命来催动这个禁忌的法阵,若是能将这个悲剧里至关重要的人送回到最初时,或许,她能改变这个结局,让所有人都能有一片不一样的光明。
  若是失败,也无妨,这场杀戮,总要有一个彻底的了结。
  他们的死,并不可惜。
  秦宵站在微微斜坠着的斑驳红木门外,看着站在各自位置的人,微微一笑,手中的火把将她渐渐老去的却依然清秀的面庞照亮的无比宁和:“你们、先走。”
  火把,落进铺满松油的庭院。
  冷白而微黄的火苗迅速蔓延开去。
  站在永定门外的计划里的幸存者们,遥遥望着隐约腾升而起的火势,低语如风:“来生、做个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的恩怨,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足矣……”
  而坐在庙堂之上,李小郎君正一步步走上玉阶,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睥睨百官。
  他没能送一送与他一同迈过泥泞的亲友,而他艰难而孤寂的朝堂生涯,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华贵妃”因为顶撞太后被废去妃位,扔去北郊行宫自生自灭,死后亦不得葬妃陵。
  一年后,晋怀长公主病逝、沈太夫人寿终正寝。
  三年后,秦宵在私宅庭院里晒着太阳,于梦中长辞。李彧暴毙于北郊行宫。
  五年后,沈祯于金秋桂花盛开之时,葬在了他与云桑初相识的那颗桂树下。
  又一年的夏日,蒋楠于内阁议事时,平静离世。
  他们,回到了从前。
  去遇见该遇见的人,完成未完成的缘分,救赎来不及弥补的罪孽。
  风,缓缓吹过,温柔的仿佛悄然绽放的花瓣。
  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间无数。
  *倾覆完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