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_第1258章 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8章 大结局 (第4/4页)

大少奶奶哪敢检查啊,江妈妈是府里的老人,一口大箱子里又能装多少东西,值钱的东西没一件瞒得过她的眼。
  江妈妈把箱子带出府,一天后,云初才醒过来。
  她给江妈妈跪下了。
  江妈妈抱着她痛哭。
  彩蝶没有死,她只是被水冲到了什么地方,她一定还活着。
  江妈妈让云初去边关找沈钧山,她要去找彩蝶。
  云初陪江妈妈找了彩蝶七天,就在她动身要去边关的时候,飞虎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了。
  云初悲痛欲绝。
  她转身回京,她不相信这消息是真的,她要去问颜宁,问皇上,问冀北侯府。
  云初是跟在上官暨棺椁送丧的队伍进的京,一路上,眼泪不知道掉了多少。
  她不敢去冀北侯府询问,她怕自己是个灾星。
  若不是因为结识她,沈钧山未必会加入飞虎军。
  文远伯府没有她容身之地了,沈钧山也死了,她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她只想在最后见颜宁一面。
  算算日子,她也该生了,不知道生的是个小公主还是小皇子。
  来的路上,她梦到了,是个小公主。
  云初不敢贸然进宫,乔装易容成小太监,身上揣着最普通的腰牌,宫里熟门熟路,混进去不难。
  只是她做梦也没想到进去就看到宝妃身边的周嬷嬷拎着食盒出来,鬼鬼祟祟的,唯恐被人看到。
  云初尾随身后,或许能逮到宝妃什么把柄,帮颜宁一把,也不枉她们姐妹一场。
  跟了一路,到一僻静处,周嬷嬷拿出铲子挖地,许是挖地声太大,吓着孩子了,一声啼哭从食盒里传来。
  云初身子一寒。
  这是要活埋人啊!
  云初找了根棍子,悄悄走过去,一棍子敲过去,周嬷嬷转身看到云初,就倒地不起了。
  云初把食盒打开,果然看到一孩子。
  孩子身上穿的锦缎她一眼就看出来了,上面还有颜宁绣的祥云。
  云初身子骨如坠寒潭,冻的她说不出来话。
  她不知道颜宁怎么样了,她也不敢去朝华宫,皇上应该去崇国公府祭拜崇国公世子了。
  她只能先把孩子带出宫,然后再看怎么办了。
  云初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食盒。
  只是带个孩子混出宫太难,周嬷嬷醒过来,派心腹追杀云初。
  千钧一发之际,幸亏沈钧山赶到,救下了她。
  即便这样,小公主还是被刺伤了。
  沈钧山带她们出宫给小公主包扎。
  在药铺里,他们就得知颜宁难产而亡的消息。
  其实在看到小公主的时候,云初就有不好的预感了。
  沈钧山也是觉察到好像要失去什么,都没有回府,就要先进宫。
  那一天,他差点没把药铺后堂给拆了。
  沈钧山回府,冀北侯府已经给他办衣冠冢了,知道他还活着,冀北侯喜极而泣。
  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死,果然不负他厚望。
  冀北侯夫人哭晕,沈钧山要去见她,被冀北侯拦下了,“还是别去了。”
  “太皇太后要给孙六姑娘办喜事,要露面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了,你娘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太皇太后几近弥留,孙家差不多就剩下孙六姑娘一个人了。
  为了报复冀北侯府,太皇太后才要在冀北侯府办丧事的时候把孙六姑娘嫁人。
  沈钧山忍了。
  冀北侯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飞虎军怎么会全军覆没,沈钧山把知道的都说了,包括上官暨的临终遗言,要他重建飞虎军。
  冀北侯觉得太难了,不查出飞虎军被灭真相,朝廷和百官都不会同意重建飞虎军的。
  还有上官暨的儿子……
  沈钧山去见崇国公世子夫人,她哭晕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沈钧山闯进去,跪在她跟前。
  崇国公世子夫人哭成泪人儿,她没想到沈钧山还活着,还带回了上官暨的临终遗言。
  崇国公世子夫人不愿意和儿子骨肉分离,可她知道,离开才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你带霆儿走吧。”
  “只要他活的好好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只是想带走崇国公的宝贝孙儿谈何容易,沈钧山不得不局,造成被人劫杀的假象。
  只是他没料到崇国公世子夫人存了死心,她要去陪上官暨。
  只是一刀扎偏了些,救治的也及时,才堪堪逃过一死。
  沈钧山要她好好的活着,看着上官霆长大成人,看着他查清飞虎军被灭真相,给飞虎军报仇雪恨。
  崇国公世子夫人含泪答应了。
  哪怕从此如行尸走肉般活着,不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她绝不会死。
  沈钧山只和冀北侯道别,带着云初和上官霆,还有仅存的几个人离开了京都。
  他们也不知道去哪儿,只是在离京的路上,缅怀那些死去的兄弟,想到了鲍豹,想到了青云山。
  站在青云山脚下——
  沈钧山牵着上官霆。
  云初抱着小公主。
  “从此,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完)
  ……
  ……
  ……
  ……
  某年,某月,某日。
  苏锦终于到了青云山。
  杏儿陪在左右。
  回到小时候成长的地方,杏儿比谁都高兴。
  她总算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她信鲍。
  可是为什么姑娘叫她杏鲍菇?
  ……
  ……
  ……
  ……追-更: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