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_番外之宁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之宁宁(四) (第3/5页)

地看了薛庭儴一眼,“爹,为什么……”
  薛庭儴这才放下手里的狼毫笔,道:“从小到大,除了你大哥,爹从来没要求你们做什么。因为爹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该由自己掌握,而不是别人。同样,自己想做什么,只要想好了,能有勇气去承担,就去做。我,你大哥,你二哥,都各自有自己的担子,你是咱们家最小的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都希望你能活得肆意、快活。”
  宁宁忍不住又哭了,才发现原来从始至终是自己困了自己。
  ……
  等春天来时,宁宁就和二哥启程了。
  自然还有那个叫做冬儿的跳脱丫头。
  薛耀泰问她想去哪儿,宁宁想了想道:“我想先回一趟余庆村。”
  薛耀泰并没有问她为何想回余庆村,就带着她踏上了回山西的路。
  一路上山水迢迢,发生了很多趣事,宁宁也知道为何冬儿会那么说她二哥。
  她想,大抵二哥的好事也快了,只是二哥不说,她也就不说。不过她看得出这个叫冬儿的丫头还有些懵懂,就像她当年一样,而二哥的好事快慢,还得看冬儿什么时候能开窍。
  村间小道上,行着一辆马车。
  马车极为普通,唯独赶车的车夫十分俊秀,俊得不像是个车夫。
  车帘被掀了开来,从里面钻出个少年。
  为何说少年?因为她虽穿着男装,但因为个子小,看起来着实不大,又白皙俊秀。
  “二哥,快到了吗?”
  “快了,转过这道弯就是。”
  果然快到了。
  离得老远就看见远处那高耸笔直的旗杆,和迎风招展的旗子。
  只是随着这么多年过去,已不再是当年的两杆,而是变成了许多杆,但最为醒目的还是那伫立在最前方的两杆功名旗。
  “二哥,你还记得这旗子吗?”
  “当然记得。”
  “还是那么高,那么大,那么威风。”
  “你想回来就是看它的?”
  宁宁点了点头。
  阳光明媚,有些晃眼,她得半掩着眼,才能看清那处。
  当年,有个小女孩初次见到这旗子,也是这么半掩着眼,说出了同样的话。
  如今,她又来看它了。
  不知怎么,突然就泪如雨下。
  薛耀泰叹笑了一口:“没想到,你是兄妹几个最小的,心思却是最重的一个。”
  “我以后不会了。”
  ……
  在余庆村待了几日,宁宁几个再度启程。
  这趟是去江南。
  宁宁早就听说江南美景如画,想去看一看。
  他们去了南京,见到了十里秦淮河,又去了杭州,见到了风景如画的西湖,还去了苏州,见到了如诗如画的水乡。
  到处都留有他们的足迹,他们行走的并不匆忙,一面走一面看。
  可惜半途却多了个不速之客,这不速之客也不靠近,也不说话,但也不远离,就是这么不紧不慢地缀在后头。
  薛耀泰说要赶了他,宁宁却说不用在意。偶尔被跟急了,她也会去说两句驱赶的话,这人消失两天,之后又能远远地瞧见他。
  再后来薛耀泰就离开了,他还有自己的事要做,不可能一直陪着。
  幸亏薛家家大业大,护卫众多,择几个侍卫和丫头陪着,天下大可去得。再说了,还有那个不速之客。
  他十分有耐心,似乎就这么一直打算跟着。
  宁宁还去了浙江和广州,见识了一番真正的大海,她虽出生在沿海,但却没有真正见识过大海是什么模样。
  直到她坐了船,去了大海的深处,才见识到大海是何等的雄伟壮丽。
  她去了定海城,见识了比小时候更为壮观的盛景,还去了一趟琼州,去了红岛。据说当年她就是在这里一点点在娘肚里长大的。
  “红姨说,你当年很是风流,红帮里多少人羡慕莫堂主相好的众多。”
  “我娘是青楼出身,后又流落至海盗窝,我养父走后,差点没被人辱了,其实我娘当年之所以会死,也是不想拖累我……”
  孤儿寡母,一个八岁的孩子,是护不住一个貌美的女人的。
  宁宁听完沉默了会儿,才不想说自己有同情他。
  ……
  宁宁还去了琉球、安南、暹罗,若不是好望角太危险,她还打算去看看洋人口中的好望角。
  当然她也不光是游玩,还帮泰隆商行做了不少生意,救过差点被海盗袭击的海商,还跟亦商亦盗的葡萄牙海军干过一仗。
  其实她也就是瞎指挥,出力的还是那个不速之客。那一次很危险,两人差点没了,就是那一次,她才下了决心。
  还有很多很多,宁宁日子过得多姿多彩,简直都不想回家了。
  而那个不速之客,就一直厚着脸皮跟着她,也许厚脸皮已经不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