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十一章 大海空战 (第4/4页)
待发的勇士,威严地排列在飞行甲板上。 伫立在指挥塔台边的指挥官一言不发,像往常一样,有力地拍了拍中队长的肩膀。中队长会意,转身跑向自己的座机。 扩音启发出准备起飞的命令。飞行员和领航员系紧降落伞背带,对仪表进行了最后检查,接着起动了发动机。轮挡员趴在甲板上,给飞机塞好了轮挡。螺旋桨飞速旋转着,闪着熠熠光晕。在一片轰鸣声中,飞行甲板灯大开。20时35分,舰桥上方的信号台上发出一道淡绿色的光束。飞行长下令抽去轮挡,中队长加大油门,飞机隆隆地滑过飞行甲板,挟风而起,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几分钟内,12架飞机依次腾空。有9架爬高到2300米的高度,组成3个“v“字形小组,其余3架由于被云层遮断,未能加入编队,只好单独飞行。 远海的一个音响侦听站报告说,收听到飞机的声音。托德斯下令发出警报,希博伊根全城顿时一片漆黑,市民在军警的指挥下匆匆进入防空洞,港湾里的舰只立即做好了起锚疏散的准备。港湾东山头的高炮也许因过分紧张而失控,一串曳光弹射向夜空。但很快一切便平静了,10分钟后,警报解除。 59分钟后,再次响起警报,但再次恢复平静。 居民们麻木了,警戒的士兵也疲劳了。只有托德斯还守在自己的指挥所,他暗自祈祷:但愿永远是误会。 深夜11时,沉睡的居民和士兵被第3次警报吵醒。当人们还在诅咒这一次又一次的恶作剧时,东南方向的飞机发动机声已由小渐大,值班高炮首先喷出火舌。 这时的中队长还在50海里之外,正遇到一股强大的滑流,飞机毫无规律地剧烈颠簸着。3个小编组也像一群慒头转向的鱼群一样到处乱撞。好不容易冲出滑流后,中队长立即调整好编队,加速朝目标飞来。 中队长的观察员是一名上尉,他第一个看到了前方铅灰色的夜空中出现的桔红色弹道,立即提醒中队长: “那就是希博伊根。” “嗯,他们好像知道我们要来,在放焰火欢迎呢。”中队长轻描淡写地说。 “可能是3架没爬高的飞机提前赶到了希博伊根!”上尉马上解释道。 23时2分,机群飞临希博伊根上空。此时,美军21个连的高炮昂着头,正在起劲地射击。两架中国飞机在拦阻气球屏障外投下了照明弹。 照明弹由小降落伞悬挂,设定在1370米高度燃烧,把整个军港映照得亮如白昼。这也是命令“暴风雨”式飞机开始俯冲的信号。 7000英尺、5000英尺,四周炮弹爆炸形成一个个巨大的火球,一个个火球又联结成一张火山爆发似的立体火网,飞机在网眼中迅速穿梭,探照灯的强光令驾驶员们睁不开眼睛。2000英尺......俯冲,俯冲! 中队长按下飞机机头,和僚机一起从西部向港心飞去,5000米以外的“明尼阿波斯利”号战列舰的庞大舰体已隐约可见。他驾机以小角度高速俯冲,一串串红蓝色的火球从机身下一闪而过,瞬间又飞舞在飞机的上方。突然,前面出现了两个拦阻气球,他赶紧摇摆机身从其中穿了过去,险些撞上右边的那一个,吓出了他一身冷汗。在飞机俯冲到离海面30英尺时,他把飞机拉起,飞越了防波堤。飞机贴着水面飞行。海水像一面硕大的镜子,映出了满天炮弹炸开的火团,像是海底有另外一个世界。 “明尼阿波斯利”号战列舰特有的上层建筑渐渐清晰起来。舰炮加入了岸炮的行列,朝鱼雷机怒射。 “明尼阿波斯利”和两艘驱逐舰显然是发现了他的威胁,转动炮口对准了他的飞机。只见炮口火花闪闪,炽烈耀眼。他不顾一切地冲着“明尼阿波斯利”直冲了过去,瞄准环里的舰影瞬间胀大片来,宛如一座城堡横亘在眼前。在飞机眼看就要撞上战列舰的时候,他立即按下了按钮,投下了鱼雷。飞机由于突然释重,机首遽然抬起。 中队长手拉操纵杆,脚踏舵板,想使飞机向右倾斜转弯,但此时飞机机尾一抖,中队长感到不妙,机尾被击中了,飞机立刻失去了控制,直向海里冲去。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声巨烈的爆炸声,是鱼雷击中了“明尼阿波斯利”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