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韶光艳 第102节 (第2/3页)
托住太夫人的手道:“外祖母免礼,都是一家人,您不必如此客气。” 太夫人僵硬地笑笑,抬起头,先看到虞宁初那张艳丽的脸,跟着便是虞宁初头顶的红宝石金莲花簪。 那宝石可真大啊,太夫人享了一辈子的福,手上也没有这么大的宝石,这等极品货色,只有宫里的贵人们还有资格享用。 太夫人自然不会因为一颗宝石嫉妒得心口疼,但她认定了虞宁初故意用这种方式气她,于是就真的生气了。 虞宁初挨得那么近,都能看到太夫人眼角的粉随着皱纹的加深而簌簌落下。 她立即松开太夫人的手,回到了宋池身边。 韩氏也来了,她早已心如死灰,已经不在乎虞宁初是否高嫁了,不过,今日她看虞宁初的眼神却急切炙热,仿佛虞宁初这里有什么是她迫切渴望的。 女眷们坐在一起时,韩氏直接恳请与虞宁初单独说话。 虞宁初看向三夫人,实在是韩氏的眼神,让她有点发憷。 三夫人也不放心叫外甥女过去,劝韩氏道:“大嫂有什么事就在这边说吧,都是自家人,不会往外传的。” 韩氏紧紧抿着唇。 二夫人看看韩锦竺,她们先出去了,把厅堂留给虞宁初、三夫人与韩氏,至于太夫人,早由嬷嬷扶走了。 韩氏知道三夫人不会走了,她犹豫片刻,为了女儿还是决定豁出去了,突然跪到虞宁初面前,流着泪道:“阿芜,你跟明漪是一起长大的好姐妹,你也不忍心看她年纪轻轻便为了一个血统不明的人守寡一辈子对不对?你帮帮舅母,帮帮你明漪表姐,让殿下去皇上面前求求情吧,准了明漪归家好不好?” 虞宁初早在韩氏跪下时便闪到了一旁。 听完韩氏的话,虞宁初的眼前也浮现出那日匆匆一瞥的沈明漪的消瘦身影。 可她更记得宋池的话。 “我明白大舅母的爱女之心,只是先帝不曾否认安王的血统,那安王就是名正言顺的安王,明漪表姐还是名正言顺的安王妃,大舅母希望殿下去求情,总该有个能说服皇上的理由,不然岂不是让殿下为难?” 普通人家的男人去世后,妻子不想守寡,只要娘家人支持,基本就能顺利归家,但一个女子若做了皇家的媳妇,做了王妃,那就只有被休弃,没有自行归家的可能。 昭元帝是很宠宋池,作为伯父,昭元帝也有爱护侄子的责任,百官不会过多议论。但安王与昭元帝是堂兄弟的辈分,哪有堂弟死了,堂兄做主替堂弟放妻的道理? 无论从事理还是伦理的角度,昭元帝都不可能下旨准沈明漪归家。 “大舅母请起吧,此事牵涉天家威仪,阿芜人微言轻,恕难从命。” 第106章 (你若吹枕头风,我必应你...) 午宴的时候,太夫人又出来了,韩氏却没有再露面。 沈琢看向韩锦竺,韩锦竺回了他一个隐晦的眼神。 宋池仿佛并未察觉什么,照常与沈二爷等人说话,时而回应一下沈牧的调侃。 饭后,夫妻俩不再多留,被沈府众人送上了马车。 车帘放下的瞬间,虞宁初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 宋池笑她:“怎么,应付长辈累到了?” 虞宁初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 沈府众人都是她熟悉的,当她只是表姑娘时,她在长辈们眼中就是一个孩子,她安静不爱说话,长辈们也不勉强她多说,径自聊着天,虞宁初在一旁听着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不会有被人冷落之感。而今她成了端王妃,长辈们开始将她当大人看了,又担心她受冷落一样,尽量将她带入谈话当中。 一个上午待下来,一顿饭吃下来,竟让她觉得单独与宋池在一起要更简单自在。 好像,她所有的样子都被宋池见过了,她也见过宋池君子与不君子的一面,谁也不用再伪装什么,客气什么。 “我还好,你那边如何?”虞宁初反过来问。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