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1/3页)
“吃醋了不是?” 贵妃拍了拍我的胳膊,笑道:“本宫从前瞧着张家是想把韵微给了璋儿,哎呦,那姑娘品貌、性子真没的说,她父家是累世官宦,母家乃勋爵人户,林氏自己出身高贵,她有二子一女,可打小却十分看重这个姑娘,不仅沿请名师教韵微琴棋书画,还重金聘请前翰林院大学士教小丫头五经六艺,像是插花、品茶也得精通,故而这张家淑女的名头在长安城显得很哪。” 说到这儿,郑贵妃叹了口气:“去年韵微进宫陪萝茵小住,过来给我请安,我仔细一瞧,嚯,手指头包的严严实实,问怎么了,这丫头说在家练琴磨破了,天气热,伤口化脓了。头先日子,萝茵和韵微两个去勤政殿给陛下请安,正巧陛下在练字,一时兴起,就让这两个丫头写几个字瞧瞧。当时本宫也在勤政殿,韵微写了几个字,陛下瞧了眼,笑着说有朱九龄的味道,后陛下忽然紧盯住韵微丫头的脸,边看还边点头笑,这丫头当即脸臊得通红,逃也似的从勤政殿退出去了。事后,我问陛下,何故那般看着人家小姑娘?陛下笑笑,说韵微让他想起个人。” “谁呀?” 我忙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 郑贵妃嘿然一笑,打趣:“妹妹自己问陛下罢。” …… 郑贵妃将我送到勤政殿跟前,就走了。 此时李昭还在正殿议事,我便由那个小太监蔡居带着去了偏殿。 偏殿与我前年来的时候不太一样了,地上的铺的绒毯更厚实,踩上去软绵绵的,书桌旁摆着个婴儿摇床,地上有许多逗小孩的玩意儿,木做得牛、羊、马、刀剑等,箱笼里有大半是睦儿的小衣裳和鞋子。 这会儿睦儿已经睡醒了,正坐在小木马上玩儿。 瞧见我回来了,一把推开乳娘,高兴得直朝我跑来,抱住我的小腿,手朝正殿那边指:“爹爹,大伴~” “是呀。” 我轻易弯不下腰,微微屈膝,摸了下儿子的小脑袋,笑道:“爹爹和胡马大伴在那边是不是?他们待会儿就过来陪你玩。” 我给乳娘使了个眼色,让她给睦儿做些小食来,随后,我和云雀一同将睦儿的旧日衣物鞋袜往包袱里拾掇,我想着四姐的小儿子恭哥儿如今也快半岁了,正好能穿睦儿半岁时的衣裳。 此时,外头传来阵阵雷声,暴雨倏忽而至,噼里啪啦落在地上,让人心烦。 我让云雀给我倒了杯水,端着,大步行到偏殿的小门那边。 我轻轻地将门推开条缝儿,往正殿里瞧。 这会儿,正殿人颇多。 李昭歪在龙椅上,手拿着支朱笔,一边在章奏上批阅,一边听内阁阁臣议事。这些阁臣大学士端坐在圈椅上,面前各有方小桌,桌上摆着茶点等物,我能认识的有吏部尚书袁文清、刑部尚书梅濂,剩下的皆没见过,在最末坐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面色稍有些苍白,清瘦高挑,长得倒是俊秀得很,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的确是个龙章凤姿的孩子。 正是李璋。 不由得,我扭头看向后背,此时,我那傻儿子不愿意吃饭,正满屋子跑,后头追了两三个乳娘,我再低头,瞅向凸起的大肚子,这两个以后会是什么样儿呢,能不能赶上李璋呢? 想到此,我皱起眉头,接着往里看。 此时,李昭合起一封章奏,温和地看向他的嫡长子,笑着问:“今夏多雨,利州多处洪水泛滥,弄得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朕倒是听说了一桩事,地方官以府库存粮乃税粮为由,不敢给百姓放,璋儿,你怎么看?” 李璋偷摸看向他的师傅袁文清,而袁文清笑着冲他点头,示意他放开胆子说就是。 李璋沉吟了片刻,站端正了身子,侃侃而谈:“回父皇,儿臣以为事急从权,救民如救火,税粮虽取之于民,归根到底还得用之于民。古时齐宣王问孟子,如何才能王天下?孟子说,君子因为怜悯牛羊禽兽被宰杀,故而远离庖厨。孟夫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主当心怀怜悯,将仁德推及百姓,这样定能王天下。而唐太宗更是批评